今年适逢中欧建交4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3月31日会见欧盟总部时代见证《关于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周全战略同伴关系的团结声明》的签署。该声明指出,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30万人次。向以中国为主的各国莘莘学子开放高等教育资源,乃欧盟全球战略之焦点要素。然而,审核留学生的申请质料,尤其是已获学历,却为难明之惑。现在,欧盟高校正追求良策,只管此路甚为崎岖。
留学欧洲:学历互认难壅闭流动通道
为连续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2015年5月14日至15日,47个博洛尼亚历程到场国教育部部长聚首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集会公报强调提升大学生跨国流动性。之以是凸显,正由于现状差强人意。欧盟1900万名大学生中,三成完成纳入造就方案的留学。这个数目不仅包罗在外洋高校完成一个以上完整学期的学业,还涵盖境外语言学习与实习。而且,欧盟学子跨国流动规模过多局限于欧洲境内。
欧洲学子不太勤于跨境流动,究其缘故原由,除语言之外,政策壁垒最为显著,尤其是学历互认。早在博洛尼亚历程启动之前,欧盟1997年便出台《里斯本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条约》。大多数博洛尼亚历程成员国答应,其学历确认法式遵照条约所规制的原则。自那以来,欧盟为国与国之间的高等教育学历互认尽心尽力,如推出欧洲学分互认系统(ECTS)、欧洲资格框架。这些行动主要解决欧洲内部尤其是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学历互认,效果乏善可陈。到场欧盟内部流动的学子往往受制于学历互认。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央估算,2/3的归国学生在外洋所获学历完全获得认可,另外的1/3,境外学历要么被彻底拒绝,要么被降格接纳。为在他国高校获取的学分争取母校认可,学子须与高校行政体制斗智斗勇。针对此番现状,《埃里温宣言》指出,“应确保在其他博洛尼亚历程到场国所获学历在本国以一律水平予以认可”,否则,“整个博洛尼亚历程的执行力与可信度”遭遇质疑。
《埃里温宣言》实为对留学意义的重申,而留学的经济意义亦不行小觑。英国把招收国际学子视作主要的工业,“伦敦优先”(London First)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最新公布的一份研究陈诉显示,在伦敦留学的非欧盟学子每年对英国经济的净孝敬高达23亿英镑;荷兰、瑞典与丹麦虽向留学生收取高额学费,却把这些收入大部门用以资助来自新兴国家与生长中国家的优异学子;绝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将学费控制在一定幅度或索性实行免费入学,以便最大限度吸引国际学子。后两种模式,无论是否收取学费,均对接纳国的经济发生努力意义。荷兰政府一项研究显示,只要2.5%的高校留学生在接纳国留下并就业,其财政孝敬远甚于对其教育投入。
学历认证:欧盟正开发规范机制
博洛尼亚历程仅为欧盟高等教育全球战略的内部机制。欧盟2013年7月公布题为《欧洲高等教育广泛天下》的全球战略凸显两大宗旨:欧洲大学生应具备跨文化胜任力与全球就业力;欧洲应成为国际学子留学首选。当前,全球约48%的留学生就读于欧洲,2020年,欧洲高校接纳的国际学生数目将从现在的400万人增至700万人。
留学欧盟,壁垒重重,难以逾越。学历认证各自为政,各高校验证留学生学历各显神通。譬如,在德国哈尔茨应用手艺大学,二级学院设置的招生委员会卖力验证非欧盟本科生能否入读该学院硕士专业。而申报该校本科专业的留学生,学历验证则由学校外事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卖力本科教学的副院长来负担。此番乱象迫使有意留学欧盟的非欧盟学子甚为纠结。于是,一个名为“聚焦自动院校认证”(Fair)的欧盟项目应运而生。项目成员为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和克罗地亚6国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教育学历判定机构(ENIC-NARIC),欧洲高校认证同盟,荷兰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手下属的荷兰高校事务以是及6国23所试点高校,如博洛尼亚大学、鲁汶天主教大学、伊拉斯谟大学、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安特卫普大学、不莱梅大学、萨格勒布大学等。该项目为期28个月,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由荷兰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手下属的荷兰学术交流中央统筹。
该项目旨在开发一个认证系统,以自动验证在非欧盟地域所获高等教育学历。新系统力图统一性、规范性、高效性、便捷性,既可免去留学生焦灼的等候,高校也如释重负。项目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于2015年睁开,试点高校搜集各自履历的典型学历验证案例,并在一份问卷表上如实应答。欧洲大学团结会(EUA)负担问卷剖析并向试点高校提出验证法式的革新建议。第二步骤将于2016年启动,试点高校把革新建议付诸于实践,并再次接受评估,以挖掘革新潜能。最后,项目组将为全欧盟的高校推出一个普适性方案,形成《欧洲高等院校学历认证手册》。
学历互认:教育须培育全球公民
该项目资金投入为60万欧元,75%由欧盟资助,被纳入伊拉斯谟企图增强版,成为首批入选的8个项目之一。根据该企图的意图,“聚焦自动院校认证”主要目的在于拆除留学政策壁垒。据欧洲移民网络组织公布的一项关于国际学子入境欧盟的观察陈诉,欧盟成员国虽已简化留学生入境修业法式,但国际学子因各成员国各自进行仍遭受入境手续繁杂的困挠。为此,欧盟委员会2013年曾建议出台全欧盟普遍适用的、明晰的、统一的和透明的条例。新政策预计2016年出台,足以为“聚焦自动院校认证”结果的推广扫除政策荆棘。固然,对于留学生而言,新的认证机制并无法提升学历认证的乐成率,只能提升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的效率与便捷性。
2014年1月启动的伊拉斯谟企图增强版,实为基于欧盟一体化的教育全球化,即把高等教育跨境交流从欧洲内部扩展至欧洲之外。其三大焦点行动首推提升个体学习的跨境流动性,占总预算的2/3强,旨在提升学子跨国就业能力并坦荡跨国就业视野,即跨文化胜任力。由此,教育成为欧盟毗连天下的桥梁。欧盟2011年确立目的:2020年实现20%的在校大学生拥有外洋学习或实习履历。欧盟2014年9月公布题为《流动对学生技术与就业的影响与高校国际化》的陈诉显示,92%的雇主期待雇员拥有以跨文化胜任力为代表的软技术,64%期待国际履历,到场该企图的学子,其恒久失业率仅为没有留学履历学生的一半,结业后5年的失业率低于23%。
固然,无论欧盟高等教育全球战略背后潜隐着多大身分的经济争霸考量,培育全球公民乃主要使命。就此,欧盟不应一味地片面验证留学生学历,而须携手非欧友邦家配合研发高等教育学历互认与学位互授机制。这一方面可激励更多欧盟学子走向天下,另一方面亦可助推非欧友邦家尤其是生长中国家的人才回流。更况且,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历程把学历自动认证作如下界说:持有某级资格的申请人有意进入下一级专业学习所拥有的权力。既然视作权力,保障便责无旁贷。
上一篇:德勤宣布2015年度营收为352亿美元 下一篇:流程和系统复杂 保险业营改增或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