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在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会计信息化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并对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供多种有效途径探索。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会计人员素质 提高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起技术与会计工作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迫切需要以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来适应会计信息化工作环境,完成会计信息化操作,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工作要求。
一、 会计信息化的工作要求
会计信息化在工作中的要求就是在工作中把会计的服务管理职能放在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大环境中考虑的,是技术在财务工作运用的提升,是观念上、理论上的创新,目的是建立一个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集服务、管理、决策于一体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它的工作要求主要是:
(一)会计工作要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快速获取信息的特征。第一,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从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到传输使用的整体,集服务、管理、决策于一体。第二,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会计学、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企业管理及经济计量学等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贯通及运用创新,是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改造和整合后产生的能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新型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的管理信息系统。第三,会计信息化构建的是一个开放的、与市场同步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高度自动化,实现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使每个组织都主动地报告、使用会计信息。承前会计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会计信息将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开放和公开。
(二)会计信息化要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会计属于上层建筑,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会计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呼吁会计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革命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也强烈冲击着传统会计模型。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再将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统一,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应该体现信息环境下会计变革的要求,反映会计与技术的结合及相互影响。
(三)会计信息化要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企业信息化的目的,首先在于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即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实现自动化。为此,企业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其他自动控制技术,来控制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减轻人们的劳动,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信息化的另一目标是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并通过网络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监控物流的整个过程。所以,企业还需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力图实现从生产到管理的全面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AIM)是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如何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而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已经成为广大会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律性和敬业精神
网络时代下,会计人员要面对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而这些数据都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实际价值的数据。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保证数据的合法安全,并具有良好的自律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保证自身不会危害企业经济信息的安全。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不可调节、隐瞒、遗漏,避免提供偏颇的信息,损害他人的利益。必须廉洁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贪污犯罪、营私舞弊。必须遵纪守法,依法履行职责,维护财经纪律,敢于抵制、纠正、揭露违法乱纪行为,保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必须敬业爱岗,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二)要有扎实的会计基础
会计工作专业性比较强,就其核算职能而言,会计工作的繁简会随着单位经营规模和业务量大小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无论单位大小,业务繁简,其会计工作的基础都必须要扎实过硬,否则财务管理无从谈起。作为会计人员,起码要领略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一般要求,学会会计科目的运用和帐户设置,正确运用复式记账和会计分录,准确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把握账簿设置和账簿注销的基本方法,熟悉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和财产清查方法,熟练体例财务会计报告,知道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年限等。
(三)要精通相关财经法规
如果说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范的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操作技能、旨在促进核算职能发挥的话,那么相关的财经法规规范的是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行动指南,目的是保证会计人员更好地实施监督职能。在工作中,会计人员必须精通会计法律制度、收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还有公司法、合同法等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会正确运用财经法规对会计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法律法规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也是一个单位依法经营的重要保证。
(四)要树立全新的会计观念
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新的会计观念。一是树立新的时点观念。会计信息化使会计工作越来越多地采用实时管理、在线处理,具有时点观念才能与此相适应。二是树立新的时空观念。网络环境要求会计采用一种面向未来的时空观,即从面向过去的回顾型转为面向未来的预期型。三是树立信息质量观念。企业通过局域网、互联网分别在企业内外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大量信息不断出现、不断变化,只有经过信息过滤、信息提炼,捕捉到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才能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不断调整,会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渐深进,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与补充不论是对于会计职业的发展,还是对于会计人员个人的发展都日趋迫切。会计人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不断完善自我。
(一)在知识结构上,由“窄浅型”向“复合型”转变
会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收持的,一切网络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都要通过计算机的操作来实现,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既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又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能熟练把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具有广博的社会文明和专业知识背景,知识结构不能只局限本专业,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既要具备是专业学科知识,又要把握和应用专业性知识所需的其他知识。拥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保证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所在,否则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针对大多数在职财会人员知识水平偏窄,较少了解本专业之外的相邻知识和各类新兴的边缘知识,特别是还有不少人未能把握系统工程、价值工程、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的知识现状已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要求每个财会人员要努力拓宽知识面,认真学习把握丰富的会计常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其他知识,不断把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地将自己塑造成一名既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又把握现代化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的复合型人才。
(二)在业务能力上,由“单一型”向“全面型”转变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由于生产的知识化、资产的无形化和经济一体化,对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决择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业务处理的多样化,会计工作处理难度的响应加大。因此,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需要会计人员具备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管理能力、交流能力、智力等多方面。
一专多能,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为此,每个财会人员必须把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熟练把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善于运用经济管理及现代管理知识、方法和手段,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对处理各种具体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财会部门要建立财会人员业务档案,以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保证每个会计人员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向多能型方向发展,使会计人员逐步达到能够独挡一面,达到一专多能的业务水平。
(三)在实际工作中,由“学问型”向“实用型”转变
会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收持的,一切网络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都要通过计算机的操作来实现,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把握数据库、网络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网络技术的革命带来企业管理、营销方式、财务管理的革命,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披露,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办公方式,财务软件向网络化、管理型发展,迫切需要会计人员把握必要的网络和应用软件知识。
近几年来,各类财经院校为财会队伍输送了一些新的血液,这无疑使财会队伍的整体化水平有大的提高。但文凭、学问与工作能力并不能划上等号,面对网络技术带来的许多新知识和新的会计准则、制度的颁布,会计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做好自身职能的转化工作,学习大量新的专业知识,努力向参与管理,培养利用网络技术熟练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增强与国际同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也急需解决。因此,各单位要尽力在提高会计人员的调查研究、组织管理、处理具体事务等能力上多下功夫。一方面,要多让新上任的会计人员深进实际,独立完成一些工作任务,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有目的地让新上任的财会人员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通过处理比较繁琐的、不同类别的、经常会碰到具体工作,来提高他们的办事能力,以促使财会人员尽快由“学问型”向“实用型“转变。
(四)在工作效率上,由“辛苦型”向“效益型”转变
由于信息化的高速化发展,会计信息化也广泛的采用了信息化的很多高新技术,网络、会计核算软件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大大的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这就要求每个会计人员都要养成良好的工作风格。一方面,对各项工作要严肃认真,谨慎细致,防止差错,避免出现无效劳动;另一方面,对各项工作要迅速、及时、抓紧、抓好,不懒散,不拖拉,保证日清月结,避免工作积压。各单位要对工作效益高、贡献大的财会人员进行必要的奖励;对工作平庸,无所作为的人员要调离财会工作岗位,以强化他们在工作上的高效率观念。
(五)在工作内容上,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是会计人员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手段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和检索,最后输出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和控制经济活动需要的信息。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由于受操作手段和工具的限制,经济业务数据的日常处理占用了会计人员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原有的会计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经济管理工作对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信息反馈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会计人员单纯算帐、报帐、记帐已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工作将向更高层次发展,每个会计人员都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利用会计信息,将工作重点放在参与预测、决策、经营分析等方面,在经济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企业领导制定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证。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要想做好会计工作,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以外,要求会计人员还必须进行观念上的转变,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紧跟形势,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总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就必须从自身做起,从思想抓起,从专业抓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更好地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主要参考文献:
1. 姜伟:《如何加强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财务与会计,2008年7月
2. 孟庆莲:《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化》,财务与会计,2008年7月
3. 游晓文:《论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管理长廊,2007年9月
4. 刘伟全:《会计人的职业精神收柱》,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年6月
5. 李迅:《关于构建会计监管基础信息库的几点设想》,财务与会计,2005年第8期
6. 唐爱军:《若干会计处理问题答疑》,财务与会计,2005年第8期
7. 梅世强:《会计信息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市场均衡》,财务与会计,2008年第4期
8. 姜根法:《私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薄弱的原因及对策》,财务与会计,2008年第4期
上一篇:北京铁路局迎来暑运客流高峰 下一篇:销售产品“先销售后包装”可节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