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以来,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条新闻了↓↓↓
来来来,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帮我们解读。
1、只记账不做实;
2、现收现付制。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现在在职的人每个月交的养老保险,钱并不是直接划归到你的个人账户的,而是仅在数字上记一笔账来证明:哦,叔的确交钱了。
咱们交的钱都去了哪里了呢?
现收现付,马上都分到每个月领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手上去了。
养老金成空账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的原因是老龄化加剧。举个例子,30年前年轻人多,3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数字是叔瞎吹的)资金还算宽裕对吧?
计划生育后,青壮年劳动力大减,几乎到了1个年轻人要养2个老人(数字也是叔瞎猜的)的地步……这些年养老金库存下来的也用得差不多了。
我国从1986年开始在国企单位试行劳动合同制,实行缴纳养老保险(由固定工和合同制双轨运行)。到1993年,开始全部实行合同制,并且逐步扩大缴费覆盖面。
而且养老金年年涨,对退休人员来说是好事,对在职人员来说,压力自然就大了。
现在提倡二胎政策、延迟退休,其实都是老龄化的锅。二胎政策能发展更多青壮年劳动力,养老金缴纳基数扩大;延迟退休则让本来55/60岁就能领取养老金的人延迟5年领取,控制养老金领取人数。
现在问题来了,照这么现收现付,以后等到我们退休的时候,真的能顺利领到养老金吗?
看看网友怎么说↓↓
@蛋糕饭:我们交的不是养老金(养老保险),其实是养老税,因为根本拿不到……
@我没有思路:708090这几代真的很苦逼,各种倒霉事儿的冤大头,辛勤劳动缴费防老,结果还得“一代人养一代半人”,除了养着自己之外还得养着没交过老保费的上一代。空账多年,gj终于坚持不住了,一个基金空账合法化,把大量财务重压又倾泻在连套房子都买不起的年轻人身上。
而有点财务思维的人是这么看的↓↓
@taiyifei100:空账合法化,我今年不到三十,为了填平空账,zf预计会让我七十退休吧。
@暖玉66:是养老金给gj,gj给你打个白条的意思吗?
@-shuikule0610:啧啧啧,私人做假账要坐牢,zf做假账叫改革。
ps:以上和谐部分关键词……
养老保险利率飙升
另一方面,叔还看到与空账运行消息一同出现的,是养老保险记账利率飙升的现象↓
什么意思呢?
个人账户2016年记账利率从往年平均2%~3%的水平统一大幅提升到了8.31%(高于当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理财产品)。
利率飙升本意味着,参保人未来能在个人账户中领到更多的养老金;然而利率再高,实际账户上并没有钱(取而代之的只是白条),参保人将来要拿到更多的钱压力可就大了……
商业保险抵扣个税
另外一条值得注意的新闻是,商业健康保险可抵扣个税↓↓
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即200元/月。
也就是说,如果你购买的保险每个月分摊下来超过200元,其实是相当于你的个税起征点提高了200元。
emmmm……
这是鼓励企业和个人除了固定缴纳的社会保险以外、再另外买商业健康保险的意思?也有网友猜测,此举是想把医保慢慢交给商业机构,再以后是要求个人买商业养老保险。
可当前中国人仍很少依靠商业保险来为自己抵御健康风险。年轻一代依靠自己,老一代希望政府提供养老金。
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中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占比约10%左右,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不足2%。
不过造成这种习惯的,除了传统观念外,还有人们对商业保险信赖不足,大家会倾向认为商业保险容易产生纠纷、保险方为了利益不会轻易按约定赔偿等等……事实上这种事也并不少见。
不知道这次的养老金改革,是否能慢慢转变这些传统观念、推动商业保险行业更加规范呢~
-我是最爱你的叔-
-就酱-
-下期见-